“‘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要”阐述文化建设的“坐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把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022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印发,聚焦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对国家文化数字化的战略路径和步骤作出重点部署,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在国内,144部网络文学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10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数字版本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在国外,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录,海外网络文学访问用户规模达到9.01亿;多款中国游戏风靡全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设施快速普及,数字文化软实力日益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今日之中国,文化自信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击鼓催征,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发展数字文化越来越成为数字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对数字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推动我国数字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不断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能力,以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网信》杂志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主办,于2022年创刊,致力于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阵地,宣传解读中央网信委及其办公室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渠道,深化网信领域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的交流平台。